< >
教学案例

    教学案例

  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教学案例 >> 正文

    蒋洁蕾:《教育演讲》教师职业的特性及素养

    发布日期:2018-01-11     点击次数:

     

    “课程思政”教学案例随记

     

    日期: 2018110

   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   

    编号

     
     

    12140832_jjl_002

     
     

    课程名称

     
     

    教育演讲

     
     

    学院

     
     

    教师教育学院

     
     

    授课教师

     
     

    蒋洁蕾

     
     

    授课班级

     
     

    书法16

     
     

    课程属性

     
     

    教师教育类选修课

     
     

    教学切入点

     
     

    教师职业的特性及素养

     
     

    德育元素

     

    (预期目标)

     
     

    1.敬业(教师职业特性)

     

    2.育人(教师的职业素养)

     

    3.创造性思维

     
     

    内容、方法及

     

    实施过程

     
     

    授课内容:发散性思维与教育演讲

     

    授课方式:案例法

     

    实施过程:在阐述发散性思维与教育演讲的关系时,我采用案例法的方式让学生真切体会和感知。我所举的例子便是与教师职业特性和素养息息相关。

     

    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:究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一名合格的书法老师?

     

    学生有非常多地回答。有的学生说要具备“爱心、耐心、责任心”,也有的学生说要具备“知识、能力、健康的身体、良好的心理”等等。

     

    我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归纳,指出学生都是从常规的思维去思考这个问题,谈教师所具备的素养。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其他的不一样的思路。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词语“母亲”/“父亲”、“警察”、“保姆”。学生看到黑板上的三个词语感到非常诧异和纳闷,我顺势提点学生。我觉得一位合格的书法老师应该承担母亲/父亲的角色,有时候也应当是一名警察,还有的时候却是一名保姆。请问这是从哪个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的。学生思考并回答从教师的角色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也是可以的。然后我让学生谈谈应该如何理解教师的这些角色。

     
     

    教学体会、感悟

     
     

    教育演讲需要发散性思维的参与,唯有如此演讲才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,才具有个体的独特性。在让学生感受发散性思维的意义和作用的这个过程中,我采用教师角色、职业特色和素养的案例来启发学生。当学生看到我黑板上所写的三个关键词的时候,他们都很差异;但当听完我的分析之后,他们都很满意很信服。课后他们都说教育演讲的确有很多的技巧和策略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中共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 | 总访问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