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>
教学案例

    教学案例

  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教学案例 >> 正文

    袁永雄:《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》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

    发布日期:2018-08-22     点击次数:
    “课程思政”教学案例随记
    学院上虞分院课程名称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》
    授课教师袁永雄授课班级学前教育(专科)(师范)162
    教学切入点  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
    德育元素
    (预期目标)
      公平公正
      
      因材施教
    内容、方法及实施过程  教学内容:
      
      一、《纲要》里艺术教育的目标
      
      1.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、生活和艺术中的美;
      
      2.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,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;
      
      3.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。
      
      二、《指南》里艺术教育的目标
      
      (一)感受与欣赏
      
      1.目标1 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
      
      2.目标2 喜欢欣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
      
      (二)表现与创造
      
      1.目标1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
      
      2.目标2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
      
      方法及实施过程:
      
      可以结合讲授法、案例法、演示法、讨论法、练习法等方法来教授这个内容,把德育元素渗透在其中。比如,在讲授《纲要》里的艺术教育目标时,可以找一些美术教育活动设计的案例,分析讨论其目标,采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,然后组织学生们自主讨论,让学生发言,表达理解和看法,帮助他们理解目标的教育性、适宜性、可行性等。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,我们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孩子,不能差别对待,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教育。比如在讲《指南》里不同年龄阶段的艺术教育目标时,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举例子,说说自己在见习过程中看到的孩子学习艺术的情况,老师也可以多找一些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的案例,采用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,然后组织学生们自主讨论,让学生发言,表达理解和看法,帮助他们理解。教育目标只是一个参考,不能当作标准去一刀切式的评价孩子,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都不同,同样的内容,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教授,促进孩子不同程度的发展,真正做到因材施教,让每个孩子得到适宜的发展。
    教学体会  教育目标方面的内容,相对来说,比较难理解,也缺乏趣味性,学生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素材会比较感兴趣。针对这个特点,我们可以多举例子和多演示多媒体材料,增加课程的趣味性,把德育内容渗透在其中。
    填写日期:2018年06月22日
    中共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 | 总访问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