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>
教学案例

    教学案例

  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教学案例 >> 正文

    王文素:《农产品安全与营养监测》第三章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

    发布日期:2018-07-26     点击次数:
    “课程思政”教学案例随记
   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名称农产品安全与营养监测
    授课教师王文素授课班级思想政治教育(师范)151
    教学切入点  第三章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
    德育元素
    (预期目标)
      集体主义、爱国情怀: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;独善其身,兼善天下;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
    内容、方法及实施过程  理论教学:儒家的道德价值取向为:个体为群体承担责任;儒家的道德价值原则被概括为“成己而成人”的逻辑:一方面,自我的实现是成人的前提;又一方面,主体又不能停留于成己上面,还应由己及人。个人道德修养的成就,构成了群体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基础。这样,个体价值就服从于群体的原则。在自我与群体关系中选择重视群体的价值取向,其必然结果就是强调自我的责任意识,一个德性完善的个体,固然应当“独善其身”,但更应“兼善天下”。正是在这种责任意识的孕育下,形成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价值传统,涌现出了很多仁人志士。同时,崇尚群体的价值观,对排斥自我中心主义、强化民族的凝聚力,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      案例分析:在课堂教学中,通过岳飞、文天祥等仁人志士以及当代道德楷模的案例,对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,使学生从优秀传统道德观中汲取养分,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      
    教学体会  中国传统文化课程,是开展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,应该成为课程育人的主阵地,本人深感责任的重大。充分利用主阵地,努力上好每节课,育好每个人,发挥德育功能,履行育人职责,是我为之努力的目标。
    填写日期:2018年06月12日
    中共绍兴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 | 总访问量: